很多孕媽咪對「催生」有下意識的恐懼感,但也有媽咪迫不及待地希望產科醫師
在預產期尚未到時就先催生,到底催生的最佳時機為何?媽咪對催生又有何種疑
慮?其實,催生的目的是希望讓胎兒順利娩出,只要擁有正確觀念、正當使用
,可說非常安全。

有些人會把「引產」跟「催生」兩個名詞相互比較,把引產定義為「沒產兆的情況
下給予催生藥」,催生則為有產兆後給予催生藥,增強子宮收縮。不過,兩者之間
其實沒有很大的差別,基本上的意義都是一樣,只是說法有所不同,二者都是為了
讓胎兒能順利娩出,因此不須有特別的恐懼或疑慮。

部分孕媽咪對「催生」有著莫大的心理恐懼,擔心風險較高、甚至覺得「催生比較
痛」。臨床經驗,只要擁有正確的催生觀念,信任專科醫師的判斷,就相當安全。
的確,有些孕媽咪明明已經到了必須催生的時候,但卻不願醫師催生,甚至寧願
選擇剖腹生產來降低風險,但其實,現在醫學進步,只要時機成熟,催生可說是
相當安全的。

 

催生雖然安全無虞,但仍建議須選擇適當的時機,也就是所謂的「瓜熟蒂落」期,
否則,如果未到預產期前太早催生,就會出現即使催生藥開的很強,催生效果仍舊
不好,還是必須等待的窘境,這也表示時機尚未成熟。醫學上的催生時機,是繼續
懷孕可能對母體或胎兒造成不良影響時,為了顧及母體與胎兒的安全,且準媽咪又
有自然生產的意願時,就可以考慮施行催生。醫學上歸納出3個需要催生的時機:

過期妊娠

預產期如果過了太久,胎盤功能退化,會使得子宮的環境不適合胎兒生長,因此
建議採取催生,但並不是過了預產期就必須催生,「預產期跟保存期限的觀念不
同」,臨床上很多孕媽媽誤以為,過了預產期,胎兒就過期了?其實預產期也有
可能因為算法不同而出現前後差異,只要是在適當的範圍內都算安全,不過,如
果超過預產期太久(胎盤退化期約為42週後),胎兒在體內就出現解胎便、羊水
也會變少、胎盤功能退化等問題,使得缺氧的情況變得嚴重,因此需要催生讓
胎兒早點出來。一般建議,如果過了預產期7~10天左右,就應該考慮催生。 

早期破水

只要是足月破水,但卻未出現陣痛等現象時,就要考慮接受催生;這是由於破水
時間過久,可能出現子宮內感染的狀況,因此必須藉由催生,讓媽媽更快進入產程
,降低感染。

母體或胎兒有狀況

由妊娠所引發的孕婦合併症,如妊娠高血壓、妊娠毒血症(子癇前症)等,尤其是
子癇前症,更需要讓胎兒儘快出來,否則會危害到母體或胎兒本身的健康。此外,
若是出現「胎兒生長遲緩」合併有胎兒生長不全時,因胎兒在體內生長吸收不良,
或長的很慢,此時若胎盤功能又差時,產科醫師也會建議乾脆把寶寶生出來後再
慢慢養,否則一旦延遲到胎盤功能無法負荷胎兒成長所需時,就會造成更大的傷害。

催生的方式最主要是讓子宮產生收縮,但也有些藥物是幫助子宮頸軟化,或者使用
機械式催生的方式讓子宮頸擴張。催生方式通常包括人工破水、藥物催生及機械式
擴張,最常使用的方式則為藥物催生,亦即使用可令子宮收縮的催產素,或者讓
子宮頸變軟的前列腺素等。在以前因為醫療不發達,採用的人工破水方式老舊,
容易致生感染,所以老一輩的人都覺得催生不安全,其實,現在催生跟自然引發
一樣安全,但仍舊有許多孕媽媽生產時醫師所做的催生會出現疑惑,只要正確
使用就能減少併發症的出現。

(摘錄自 2009年2月號 媽媽寶寶雜誌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u18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